随着现代医学发展,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即使这些患儿在出院时没有严重的后遗症,但在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远期改变,仍然值得关注。早期发现高危儿的生长发育异常,并能及时进行干预,可改善高危儿的远期预后。我院新生儿科率先在省内开启了新生儿早期康复干预新模式。


为了保证患儿能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更为了能保证这些患儿后期治疗的连续性,在院领导的支持及科主任的带领下,新生儿科于2016年底全面开展了新生儿临床救治及床旁康复早期干预的新型模式,有效促进患儿早期康复。而且这一模式也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康复治疗模式。

目前,随着科室不断进步与壮大,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我院新生儿科康复师专门进修了小儿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以更标准的国际高危儿评估量表以及治疗方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床旁进行超早期的康复评定及干预。充分掌握患儿功能障碍的特点,对患儿进行分析和量化。
根据患儿康复评估及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分析评定,包括: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肌张力评定、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肌力评定、GMFM-88粗大运动评估、丹佛发育筛查、NBNA神经行为测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感知认知及视、听觉发育与评估、新生儿口腔运动功能评估及治疗方面等全方面评定,并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及目标。科室定期开展宣教工作及康复咨询活动,建立高危儿专档管理,为有需求的家长及高危群体家长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及家庭训练方法。

作为全国较早的为高危患儿提供超早期“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康复治疗新模式的科室, 目前新生儿开展了小儿物理治疗,小儿作业治疗,高危儿吞咽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等康复训练,平均每天为40余个患儿做评估,康复指导及训练,预防及提升他们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目前已对2000多名高危儿进行了超早期干预及康复治疗,和往年相比,大大提升了患儿的能力,更有效地提升了患儿的生存能力,降低了致残率,在儿童的康复发展领域迈出了一大步。
图/文:刘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