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带伤还坚持工作的护士长和护士,我觉得不仅仅是温暖和感动,红十字医院有这样敬业负责的医护人员我更多的是感到踏实和信任。”这是在急诊抢救室就诊的一位患者的心声。
两周前,急诊抢救室的袁晓敏护士长在上班的路上不慎摔伤,造成右上肢软组织挫伤,至今不能完全抬起,鼻梁附近也缝了三针。袁晓敏处理完伤势后仅仅休息了一周,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因为急诊抢救室人手紧张,而且承担着全院的院前院内抢救工作、夜间门诊、突发事件处理等一系列工作。尽管护士长短暂缺席,但急诊抢救室的护理团队工作依然有序开展,高效运转,这种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与二十多年来历届急诊科主任、护士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密不可分的。日常工作中不论多么辛苦,袁晓敏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觉得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就是我们的常态化工作。”朴实简单的一个“应该”,饱含着太多对患者应该负责;对工作应该敬业;对使命应该担当和对自己的“不应该”,不应该辜负患者的“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不应该耽误工作、不应该损害科室和医院的名誉。
一个多月前,急诊抢救室护士英祯右脚的内外踝撕脱性骨折,休息了两周后,她拄着拐,不顾因打着石膏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肿胀、青紫的脚面,和袁晓敏一样毅然返回了工作岗位,依旧面带微笑地为患者进行服务。她毫无怨言,甘于奉献,因为护士长就是榜样,就是力量。
从工作了26年的急诊抢救室护士长袁晓敏到工作9年的护士英祯,急诊抢救室的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始终新老接替,不因时间而被埋没,也不为环境所改变。如今一代代急诊人将这种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并且靠这种精神推动急诊科不断向前,扎实发展,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
春去秋来,严寒酷暑,急诊抢救室的医护人员们没有豪言壮语,却以自己的行动全身心地诠释着“精技敬业,厚德济世”的深刻内涵。他们犹如浩瀚宇宙的星星,那么平凡,却又那么闪亮。
稿件来源:护理部 作者:张雯 潘丽杰